为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结合中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实际,制定以下措施。主要支持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个大类,12个小类,重点扶持符合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在产业链占据核心地位的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一、鼓励企业入区发展
(一)企业入区发展
对符合单位产出、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的项目,从取得土地后按照协议约定时间竣工投产的,连续三年按照形成经济贡献的100%予以奖励,第四至六年按照形成经济贡献的60%予以奖励。与工业用地性质不符、没有进行工业生产的企业不予扶持。〔本条政策由招商合作局负责组织实施〕
(二)专业园区建设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园区,集中引入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优先给予用地支持,同时按照高于现有扶持政策原则给予企业“一企一策”优惠。〔本条政策由招商合作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购买和租用补贴
企业购买生产经营用房,项目投产后可按1000元/平方米以内给予一次性补贴;租用生产经营用房的,自企业注册登记缴纳税收年度起,经申请可给予企业1年的落地过渡期,按30元/平方米/月,给予最多1000平方米的租金补贴。对年度形成经济贡献在5万元以上的,按企业实际租用生产经营用房面积、租金和实际投资,最高可给予30元/平方米/月的租金补贴,租金补贴连续三年,不超过企业年度形成经济贡献;第四至五年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给予一半以内的租金补贴,不高于企业年度经济贡献的50%。〔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二、支持企业扩大规模
(四)企业规模化发展
对首次升规入统满一年且产值保持正增长的工业企业,给予每家企业30万元一次性奖励。〔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五)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对上年度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100亿、50亿、20亿、1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企业,分别给予1500万、1000万、500万、200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实行晋档补差。〔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六)首台套技术设备引进
在技改扩能扶持之外,对当年被评为国内、省内首台套技术设备的,分别按投资金额的8%和4%给予扶持,单台设备最高扶持不超过200万元和100万元;同时对于进口首台套技术设备按照进口关税支出的50%给予扶持,单个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20万元,单户企业年度扶持金额最高400万元。〔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建设企业协作体系
(七)鼓励企业加强上下游配套协作体系建设
支持区内工业企业引入与其配套协作的上下游供应商、服务商、营销代理等代表性企业入区发展。对区内企业引入并实际落地的投资3000万元或500万美元以上,且符合我区重点产业的项目和企业,自被引荐企业缴纳第一笔税收之日起,5年内形成的经济贡献增量的50%,给予引荐企业奖励。〔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八)企业业务模式创新
鼓励企业通过提高设计能力、增强制造效能、拓展营销渠道、延伸产品服务和挖潜客户价值,对获得国家、省级认定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和平台分别给予50万、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四、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
(九)优先支持制造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
对制造业企业获得国家、省认定的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类试点示范项目的,优先纳入我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项目库,按照《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资金管理办法》给予支持。〔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十)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对获得国家、省认定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云平台、工业物联网等平台的,分别给予120万元、6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本条政策由工业和科技局负责组织实施〕
本措施由工业和科技部门负责解释并牵头组织实施。
来源:招商网络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明经开区)地处昆明主城、呈贡区、长水国际机场三角区域中心,国批面积11.8平方公里(含出口加工区2平方公里)。2008年5月,实体化管理后,昆明经开区托管了阿拉、洛羊两个街道,实际管辖面积扩大到156.6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约17.7万人,常住人口约13.5万人。建区以来,昆明经开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依次经历了艰辛创业、曲折探索、全面起步、跨越发展四个历史发展阶段。1997年以前,园区初创,昆明经开区在艰难中摸索前进,主要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了管理机构,试探性地引进了一批项目,但开发建设进展并不快。1997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加快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决定》,明确了昆明经开区的体制、职能、权限等,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快,机构部门职能逐步到位,管理体制也进一步完善,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0年,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昆明经开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6年以来,昆明经开区实行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为开发区的发展释放出了空前的活力和空间,逐步迈入跨越发展的轨道,昆明经开区的开发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激扬奋进的时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昆明经开区已开发建成面积34.5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开发区管理服务中心为核心,信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等“一核七园”的发展格局,集聚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及配套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在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已经跃居上游水平。2015年,昆明经开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320亿元,同比增长12.34%;工业总产值404亿元,同比增长5.76%;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9.4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7.01亿元,同比增长17.4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81亿元,同比增长9.55%;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08.98亿元,利用外资3.6亿美元。目前,昆明经开区已然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示范区,在云南省和昆明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昆明经开区将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及跨越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和党的建设方面争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创新驱动争一流,转型升级上台阶,提质发展创新区”的发展目标,打造“创业、创新、创意”发展名片,把昆明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和培育吸引内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带动城乡统筹协调和城产融合发展的一流园区。
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昆明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2024-12-26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助企发展十项措施
2024-05-31昆明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2023-08-22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支持产业人才发展实施细则
2023-07-06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关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政策
2023-02-09《昆明市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2-12-28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2022-12-26昆明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2022-11-17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支持文化创意发展措施
2022-10-31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支持花卉服务贸易发展措施
2022-10-31